鼾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呼吸困难咳嗽多痰小心ldquo慢阻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www.jk100f.com/

呼吸困难、咳嗽多痰?小心“慢阻肺”找上门!

近年来,慢阻肺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后第三大常见慢性病,但相比于前两者,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堪忧。由于经常性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多痰咳嗽,致使大多数慢阻肺患者连基本的行动都受到限制,更为严峻的是,中国慢阻肺患者每年都会因为呼吸道感染而急性加重入院一次,每一次加重后都是将病情往更恶劣的方向发展。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已有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长了近1倍。可惜的是,高发病率背后老百姓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却极低。调查显示,将近97.4%的患者是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不少慢阻肺患者甚至在过去一年从没进行过肺功能检查。到出现咳嗽、喘气、医院检查时,往往肺功能已经下降30%-50%,到了中晚期。而一旦进入晚期,任何治疗都是“隔靴止痒”。

引起慢阻肺的原因有多种,吸烟是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启动因子,是导致慢阻肺的首要原因,慢阻肺患者约90%是吸烟者,但烟龄的长短与发病无直接关系。据统计,吸烟者的慢阻肺发病率为35.5%,远高于不吸烟者的7.8%。值得重视的是,即使不吸烟,但经常吸入二手烟,同样会导致慢阻肺发病。其次是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的暴露、室内植物性烟雾(柴火、木炭燃烧时的烟雾和颗粒)也是重要致病因素,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损伤气道粘膜上皮,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此外,儿童时期的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成年以后慢阻肺的患病率增加。

七成慢阻肺患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慢阻肺有一点温水煮青蛙的感觉。有学者曾经对社区人群做了肺功能检查的问卷,最后发现确诊的患者中有35.1%的人没有任何症状,而这些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肺功能损害,此外,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7成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肺功能检查才是“金标准”

有人说“我年年都拍胸片、CT,没发现有慢阻肺啊!”大多数人的固有思维都认为,肺部检查只需要影像学检查就可以了,然而只有当慢阻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比如已经到了严重的肺气肿程度,CT或普通胸片才会有所提示,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比较晚期了。

肺功能检查见持续的气流受限是诊断慢阻肺的必要条件,也是金标准。检查项目包括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实验,当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检查FEV1/FVC值后发现小于0.7时,就可确定患者存在持续气流受限。再根据患者的相关临床表现便可诊断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建议:如有吸烟史,且年龄大于40岁,或经常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应常规做肺功能检查。

现状:多数慢阻肺患者需要联合治疗

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慢阻肺,先决条件是要戒烟。戒烟有助于减轻对气道的进一步直接损伤,能使肺功能下降的速率减缓,改善慢阻肺病人的临床症状。

慢阻肺治疗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坚持规范性用药,从而减少急性加重入院的几率,现已到冬季,慢阻肺患者日常的饮食一定要均衡、营养,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薯类,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啤酒等,防止腹胀影响呼吸。

此外,慢阻肺患者随着肺功能逐渐下降,运动能力也相应降低。但不可因此而放弃运动,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可按病情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唱歌、太极拳、呼吸操、散步等,都是比较适合慢阻肺患者的。平时可以多练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较胸式呼吸深缓,能促使膈肌和腹肌运动,使胸腔容积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和收缩,增加了支气管腔内的压力,从而改善缺氧症状,使呼吸舒畅。其次,还可以通过增强体质、接种疫苗等方式来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加重病情。

本文专家

王春娥

福建中医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负责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承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擅长中西医并治睡眠呼吸障碍(鼾症),间质性肺病,慢性咳嗽,慢阻肺,哮喘,肺癌,呼吸危重症。

坐诊信息:

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周四上午

门急诊综合楼:周一、三上午,周五下午

福建省二院

健康管理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