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震荡
更多隐忧在中国之外
随着中国股市和国际油价大跌,全球股市本周一全线飘绿,造就了令人心惊胆战的“黑色星期一”。截至周二收盘,全球股市仍在震荡之中。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过去五个交易日下跌约10%。
不过周二道琼斯指数涨320点,涨幅2%;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开盘也分别上涨了2%和3%。周三早盘时,美股也略有上涨,尽管涨幅此后略有回吐。此后也有不少乐观的声音出现。但无论如何全球投资者信心显然已受到严重打击。
金融危机是否再次来临,又或者只是虚惊一场?而针对中国因素在其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各方众说纷纭。
危机还未发生
震荡逐渐减弱
或许从目前看,一场全球或是亚洲的金融危机尚未出现。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资机构认为,即使近期新兴市场遭遇抛售,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也不可能重演。高盛报告指出,亚洲国家整体外储尚算充足,和上个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时期相比,亚洲国家的基本面总体改善,不可能出现外储急剧疲弱的危险。
8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降准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和4.6%;同时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分别降至17.5%和14%。
对此,外界普遍表示了欢迎。BBC报道称“中国央行的举措受到了经济学家的普遍欢迎。摩根大通公司?穴JP
Morgan?雪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虽然许多投资者认为央行降息的决定做得有些晚,但依然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国内股市将因此受到提振。’”
中国“双降”之后,欧洲股市和美国股指期货也出现了反弹。一些观察人士称,中国央行的宽松*策提振了海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和中国经济的预期,并推动全球金融市场上涨。
中国因素掩盖了全球增长问题
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担忧传导到了全球股市,这一点并无太多异议。但仅仅中国问题并不能成为全球市场动荡令人满意的解释。正如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理由,但不是原因”。
一方面,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直接关联性并不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度和成熟度都不足以达到冲击全球市场的程度。如果说中国因素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许更多应认为这是一种信心的冲击。
从股市的震荡和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情况看,欧美投资者怀疑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并继续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运转,而这种怀疑也的确有一定道理。当前中国实体经济的确面临挑战,路透社最新分析显示,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穴PMI?雪预计进一步下滑并跌破50荣枯线,显示中国实体经济未有明显改善,仍在底部徘徊。亚洲商品市场价格在本周一创下新低,市场普遍担心该地区经济体会受影响,能源和原材料消费会继续遭打压。
实体经济不振,外部难言信心。而要改变这种预期,外界也就必须期待中国运用货币*策和不断进行经济改革以推升信心。在“双降”之后,市场信心的确有所恢复。
而另一方面,一种更具批判性的观点是,人们本就错估和高估了当前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即便中国经济疲弱对全球也影响甚微。《金融时报》发表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史剑道的文章指出,关于中国经济疲弱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的观点,融合了大量的错误观念:一是这种疲弱是刚刚出现的新现象;二是根据中国GDP增速的变化考量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因此,考虑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应放弃GDP,从贸易入手。
美国“石英”财经站报道表达了相似观点,它称,中国从来就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要成为这样一个引擎,进口必须多于出口。进口国才是国际市场供应列车的引擎。出口国是货车,在进口国创造的需求的推动下前进。想想是什么推动了酒类市场:酒保还是喝酒的人?报道称,中国从来就不是买醉的酒徒。对于21世纪初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的狂欢来说,它只是一个酒保。
最后,在中国因素之外不能忽视的是,当前全球需求不振已成为危及未来全球增长预期的重要问题。欧洲陷入欧债危机后广泛实行紧缩*策,中国需求放缓,新兴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不好。《华尔街》报道认为,中国热潮渐渐退去后,这些国家摆在经济增长面前的棘手障碍也暴露出来。巴西、印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东亚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南非教育普及率远远不够,俄罗斯没能摆脱能源经济。“纵观新兴各国,腐败问题、*府过度干预问题都严重挫伤了公众信心和私营企业。”
退潮之后方知谁在裸泳,在中国因素的长期掩盖之下,全球经济的问题或许未能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
全球决策者应更加谨慎应对
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但全球市场动荡不安,问题如同一团乱麻,在这种局面之下,各国的决策者应该谨慎应对,防止真正危机的到来,而那很可能来自中国之外。比如美国。
“石英”财经站的报道就称,许多事情现在都取决于美联储及其主席耶伦。仅仅是宣布可能在年内启动加息就已在新兴国家引起恐慌。投资者早已开始从那里撤出大笔资金,因为他们期待在美国获取更高额的利息。
当前,美联储的角色至关重要,它扮演的角色究竟将成为救世主还是魔王?
针对美联储应该采取何种*策,尤其是在何种时间点上加息已经呈现出混乱的意见。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今年年底将启动加息,即便是全球股市出现剧烈震荡,仍有众多观点认为美联储应该坚持下去。
但在1981-1982年、1994年以及1997-1998年,正是围绕美国加息的担忧给之前借入美元的*府和企业带来了压力,促使危机爆发。《华尔街》站报道指出,“对新兴市场来说,美联储显而易见的紧缩决心唤起了令人不悦的记忆。”
而美国前财*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则在《金融时报》撰文担忧地指出,在最近的将来加息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将危及美联储的三大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金融稳定。
如果美联储做出错误的决断,不仅将危及美国的增长,还将成为一颗远远超过中国因素的,对全球经济的重磅炸弹。
日本和欧洲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则显得相对安静。有分析认为日本和欧洲的量化宽松*策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同样多的质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量宽对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刺激效力已经越来越低。
而新兴市场的问题较为严重,高盛报告指出,尽管亚洲尚不会产生上个世纪90年代那样的亚洲金融危机,但外汇以外的一些因素产生威胁,如一些国家外债累累、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治局势不明朗。而美元未来几个月还会走强,所以亚洲货币会继续贬值。摩根士丹利也提到,亚洲国家的风险体现在贸易增长十分疲软,甚至出现萎缩;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公债和企业债明显增加;通缩迹象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