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医院神经内一科护士长,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15年,对脑血管护理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人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并趋于年轻化,大多数起病急,发病凶险,早期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一部分因脑血管意外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面对这样的患者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长
是的,主持人,得了脑血管病以后,有一部分人会留下后遗症,医院的治疗后,有一部分后遗症可能会在家中进行康复,甚至可能终身需要家庭护理,那么如何做好家庭护理就显得尤为关键。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脑血管病的家庭护理”。
主持人
那我们接下来就探讨一下有关脑血管疾病家庭护理方面的问题?
护士长
好的。
主持人
饮食方面是脑血管疾病的关键问题,对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一些住院患者及家属或者即将出院的患者,经常会问道,医生、护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应该怎样搭配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高护士长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护士长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保证,首先,饮食要注意膳食多样化,粗细搭配,花样更新,保持营养素均衡和比例适宜。少食过于油腻、刺激性等食物,多食一些杂粮、豆类、鱼、蛋、奶类、蔬菜和水果等,因为蔬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里面富含钾等微量元素,这些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很大益处的。其次,如果有高血压患者,或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等患者,这时候要低盐饮食,不要吃的过于咸,注意少吃咸菜,具体应根据医嘱来执行。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选择低糖的食物,水果或含糖高的食物尽量少吃为好,也可根据情况制定特殊的糖尿病食谱。还有高血脂的患者,要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油炸食物,肥肉等,也不是一点肉都不能吃,要适量。有便秘的患者,尽量食用含有粗纤维或者含有乳果糖高的食物。最后,还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节,如果有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戒烟限酒,酒精对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中枢神经都有损害作用,大量饮酒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主持人
通过您上面的讲解,大家对于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更详细了,那么,对于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在进食过程中还有什么要求吗?
护士长
有的,进食时,照护者应根据患者自理程度及病情,协助其采取适宜的进食体位,若患者完全自理或上肢功能较好,尽量采取坐位进食,坐位进食就是躯干垂直,头部向前屈曲20°,这种体位可避免食物落入喉前庭,最大限度地保护气道,有利于吞咽动作形成。若病情危重或者完全卧床,可采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的进食体位,一定要避免平卧位进食,以免食物反流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误吸、噎食、窒息等意外的发生。还要叮嘱患者进食时注意力集中,细嚼慢咽,当患者烦躁不安,拒绝进食时,切勿勉强其进食,可待其安静下来后再慢慢进食,越稀的流食越容易呛咳,尽量选择稠一些,糊状的食物,以免引起呛咳、误吸等。喂食时尽量选择“一口量”,有人就问了,什么是“一口量”呢?“一口量”为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ml,一般先以少量试之(2-4ml),然后酌情增加,最多不超过20ml,尽量使用薄而小的勺子,比较容易控制每口进食量。对于无咀嚼能力和呛咳患者,可将普通饮食加工剁碎或用料理机研磨成糊状后食用,避免出现噎食。
主持人
什么是噎食呢?
护士长
我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噎食,噎食是指食物卡在食管第一狭窄处,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也称急性食管阻塞,是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脑卒中患者、老年性痴呆或服用抗精神类药物时,由于吞咽反射迟缓或食管入口处扩张状况不好,环状咽肌部松弛,导致食团在咽部滞留。一旦出现噎食后应立即进行施救。
主持人
在报道中也经常看到异物卡到喉咙处,救治不及时出现窒息死亡的,那出现噎食时怎么进行处理?
护士长
方法有三种:
1.立位腹部冲击法:又称海姆立克急救法,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立于患者身后,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伸到其腹部前面,左手握拳并用拇指突起部顶住患者上腹部,右手握住左拳,向内,向上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从而使膈肌迅速上抬,空间的压力突然增加,冲力向气道,向外排出,促使气道里面的异物排出,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将食物咳出。
2.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身材矮小、难以实施环腰立位冲击的噎食者,让噎食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施救者右手掌压在患者上腹部(注意不要压住胸骨剑突,以防在冲击压迫时导致胸骨骨折),左手压在右手上,两臂伸直,实施冲击性,快而有节律的压迫,反复4次,然后查看口腔,如果有食物,用手抠出或机械吸出。
3.自救法:适用于可自理噎食患者,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迅速将自己的上腹部置于椅背,床头、桌边等处,连续向前倾压6-8次,也有助于使用气管中食物被冲击。
以上讲的三种为出现噎食常见施救的方法,如果患者有呛咳明显,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遵医嘱可选择鼻饲饮食。
主持人
向您说的鼻饲饮食,在护理方面有什么注意事项?
护士长
这种操作是应该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的,有些患者出院时吞咽功能并不能完全恢复,甚至会长期伴随患者,这种情况下呢就需要家庭成员的精心护理了。
需要注意的是:
1.注食前要先检查胃管的长度,判断是否在胃内,并回抽胃内容物,判断有无潴留,当胃内容物潴留量超过ml时要酌情减量或暂停鼻饲。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可能不好判断,我们可以通过如:打开胃管的注食接头活塞,看是否有胃内容物流出,如果有胃内容物流出,还要判断返流量及流速,观察是否有宿食的异味,返流量及流速都能反映胃内压力是否正常。还要观察胃内容物的颜色,当胃内容物呈红色或暗红色时,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要停止鼻饲,留取标本送检。
2.鼻饲时要先用20-30ml温水冲洗胃管,每次注食量不超过ml,温度在38-40℃,不要太烫,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匀速注入,注入后再次用20-30ml冲洗胃管,以免发生堵塞。
3.药物与饮食要间隔30分钟。
4.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定期更换胃管。
5.注食所用物品,必须清洁干净。
主持人
我身边也有亲戚、朋友患有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多数存在患侧肢体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等,尽管家属每天擦拭身体,皮肤还是出现压红、水泡或破溃,我想咨询一下护士长,这种情况咱们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护士长
您说的这种情况在长期卧床患者中很常见,在入院后,我们评估患者皮肤时,发现受压皮肤存在发红,水泡或者溃烂。这种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为压疮,什么是“压疮”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多见于长期卧床,体质衰弱、偏瘫、昏迷、营养不良、消瘦等患者,最容易出现压疮或失禁性皮炎。其实皮肤是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含有丰富的角蛋白,能有效抵抗摩擦力,防止外界化学物质的入侵;皮肤的皮脂腺会分泌一层弱酸性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维持皮肤的完整性。持续受压的部位会出现红斑、水泡、溃疡等病理改变。对于压疮,预防重于治疗,预防压疮的方法主要是定期给受压严重的部位减压。要预防压疮的发生,光定时擦拭身体是不行的,这是个误区,应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避免长期受压,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必要时应用气垫床。
主持人
听了您的介绍,对压疮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知道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皮肤的照顾中,哪些部位容易出现压疮?
护士长
压疮好发部位根据体位的不同,部位也不同,比如: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脊柱椎体隆突处、骶骨、外踝和足跟等;侧卧位好发于耳廓、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踝、外踝等;俯卧位好发于前额、面部、耳廓、肩部等;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处等。
主持人
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出现压疮后具体护理措施有哪些方面?
护士长
压疮的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及自身体位的不同而定,压疮的好发部位也根据体位的不同,部位不同,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首先,护理时,要帮助患者勤翻身拍背,约2小时左右更换体位,也应视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及时给予调整,协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拽、并保持受压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床垫柔软,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面料,保持床单干净、干燥、无碎屑等。有条件者可使用气垫床,使用气垫床时,应根据体重进行压力调节。
其次,对于水肿和肥胖者,使用气垫圈时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造成静脉充血与水肿的,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不建议使用。同时照料者可经常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出现压疮的部位应避免再次受压,局部贴敷医用敷料,如水胶体敷料、泡沫类敷料、薄酸盐敷料等,以缓冲局部压力。压疮破溃者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以避免继发感染,外用表皮生长因子等,促进创面恢复。如果压疮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合理诊治。
主持人
高护士长,长期卧床的患者出现了发热、咳嗽、咳痰、咳痰不利、痰液粘稠导致呛咳发生为主要特点引发的并发症--坠积性肺炎,痰液多的时候,也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咳痰,根据您的经验,临床上有什么预防措施吗?如果需要促进痰液的排出,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护士长
坠积性肺炎是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肺底部长期的瘀血、水肿而发炎,对于这类患者,首先我们要从预防做起,也就是说最好避免肺炎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水的摄入,起到湿化气道的作用,也可以通过不断变换体位措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不能总平卧,可以采取侧卧位或者坐位等措施。.若排痰不畅,痰液增多,可诱发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我们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嘱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患者做深呼吸3次,在第3次深呼吸后屏气数秒钟,然后张开嘴做短暂有力咳嗽2-3次,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咳嗽后做平静而缓慢的放松呼吸,每天坚持训练。如果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坠积性肺炎,除了遵医嘱给予雾化稀释痰液等治疗外,照护者还应给予进行手法扣背,协助其将痰液及时排出体外,避免加重肺部感染。叩击的手法:双手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腕部放松,迅速而规律地交替叩击背部。叩背时可发出“空空”的声音。叩击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红,患者可接受为宜。叩击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避开脊柱、肩胛骨、心前区及脏器部分。叩完一侧更换叩击另一侧。
主持人
上面介绍了利用手法叩击背部促进痰液的排出,我这里有个疑问,是不管任何时间段都能做这项操作吗?
护士长
手法叩击排痰在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扣背宜在进食前30分钟或进食后2小时,饮水30分钟后进行;其次,有低血压、活动性出血、咯血、肺水肿等患者应禁止扣背;最后,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建议雾化吸入后再进行叩背排痰。
主持人
有的患者突然出现一侧下肢肿胀考虑是怎么回事呢?
护士长
您说的这种表现一般情况下考虑是下肢静脉血栓,当然还有很多疾病的并发症也会出现腿肿的情况,久病卧床,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等导致血流缓慢、淤滞,因而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我们就常见的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来介绍吧!本病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病人局部感觉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站立时局部沉重感。
主持人
如何让患者或家属正确判断是否为下肢静脉血栓,并及时就医?
护士长
观察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患肢肿胀的发展程度须根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2.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在急性期皮肤颜色可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呈青紫色,皮肤温度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3.胀痛,产生的血栓将静脉堵塞,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碍,患者站立时疼痛会加重。
主持人
患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护理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护士长
有的,主持人,急性期嘱患者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热敷,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时间、部位、程度、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每日进行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注意固定测量部位,以便进行对比。饮食方面尽量选择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袜,也可以采取充气长筒靴,电刺激。
主持人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许多病人虽然挽救了生命,但残障率却明显升高,早期的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康复护理有哪些内容?
护士长
早期康复治疗及正确的摆放良肢体位,不仅为后期康复训练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目的有:
1.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
2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外旋。
3.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缓解痉挛。
4.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5.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主持人
为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什么时间比较好?
护士长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间越早越好,多数意见是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在恶化48小时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因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6个月内恢复最快。我院特别重视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的康复技师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进行功能性锻炼的同时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措施。使局部受损的范围缩小,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
主持人
那我们具体从哪些细节中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锻炼呢?
护士长
根据偏瘫患者遗留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按摩与被动运动: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做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
(2)逐步进行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可做些扶物站立,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也可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两侧移动,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疲劳。患侧的上肢可做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浮肿。也可以用手抓乒乓球、核桃等物品,练习手的精细动作。
(3)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达到生活自理:在自己能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上下楼梯等运动。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等活动。
主持人
与痴呆患者进行沟通时,有什么技巧吗?
护士长
患有痴呆的患者,可能表现为不能自制的说话,不断重复;或者整天不说话;想不到合适的字眼来表达,使用不确切的词语等,患者不明白我们说的话,我们也无法明白他的意思,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建议来增进与患者的沟通。
1.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使用直接、具体名称,使他易于理解。
2.交谈时面对面而坐,营造亲切的气氛。注意眼神的接触,用手势和躯体动作强调说话内容,帮助对方理解。
3.帮助他完成日常活动或一起做事时,要尽量把活动程度简单化,循序渐进,协助完成活动,少说多示范。
4.要求患者做出选择时,不要给予太多的项目,最好在两项中间选择,提问时尽可能使用简单问句,只需要回答“是”与“否”。
主持人
对于痴呆的患者,如何防范患者的走失?
护士长
认知障碍是脑损伤后的重要功能障碍之一,也可以由于老年性痴呆或者疾病导致出现幻觉或妄想等各种原因导致精神异常而发生的意外事件中,走失是最常见的现象。一旦走失未能及时找回,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产生严重后果,做好防范并减少患者走失是居家安全管理的目标。我通过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1)当患者外出时,照护者给患者随身携带联系卡(可以挂在胸前或者装在衣服兜中),卡片的内容包括姓名、地址、亲属的电话号码。
(2)给患者佩戴电子防走失手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以方便定位患者所处的位置,防止丢失。*手环作为国际痴呆老人的标志,可以提高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