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鼾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心人生因它ldqu
TUhjnbcbe - 2020/11/6 19:02:00
早期白癜风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21.html

作者:王生成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打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现象,很多人习以为常,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误以为打鼾就是“睡得香”的表现,殊不知,有的打鼾会致命!

正常人在极度疲惫时,也会出现打鼾,而这种鼾声是持续的、不间断的,这类属于良性打鼾,这种情况对生命是没有危险性。

还有一种打鼾是经常性的,声音非常响亮,这鼾声以及人的呼吸在睡眠期间不定时地反复出现10秒(或)以上的“中场休息”,从而导致反复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综合征,这类就是恶性打鼾,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英文简称OSAHS,也可简称为OSA。这个中文名称太长,下文用OSA表示)。

如果不重视和不及时诊治,这“中场休息”的呼吸暂停,可能会导致人生从此“被红牌罚下”,离开人间的赛场。

打鼾是怎么发生的?

打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及舌根三处的一处(或以上)发生狭窄、阻塞,或者在睡眠时咽部软自制松弛、舌根后坠等,导致气流不能自由通过咽部的气道,振动咽部软组织,而发出的声音。

OSA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OSA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临床上除了鼾声大且不规律,夜间有窒息感或憋醒,睡眠紊乱之外,可伴有晨起口干、头痛头晕,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其实,这些症状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可一项或多项,有的人也可没有症状。

OSA有什么危害?

目前普遍认为OS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OSA不仅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等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引起猝死、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引起OSA的常见诱因和病因有哪些?

1.鼻腔因素:鼻中隔偏曲、鼻粘膜充血肥厚、慢性鼻炎、鼻息肉等疾病会导致鼻堵塞或使鼻子的呼吸通道变得狭窄,从而出现鼾症的现象。

2.咽喉因素:扁桃体(软腭或舌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咽喉松弛、舌后缀等导致上气道狭窄,加上人在睡眠中肌肉的松弛,易出现打鼾的情况。

3.肥胖因素:由于肥胖者相比于正常人,气道中的脂肪相对多,导致气道相对狭窄一些,睡眠时,因为肌肉松弛,咽部容易产生阻塞,使呼吸道塌陷,而引起打鼾。

4.具有OSA家族史。

5.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6.长期吸烟可加重OSA。

7.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怎么及时明确自己是不是患上了OSA?

目前我国OSA的患病人数估计超过万,而这个可继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可忽然致死的疾病,却仅有10%医院就诊。

患者本人很难知道自己打鼾,往往是通过旁人告知,或录制自己睡眠过程中的声音才得以发现。

如果平常反复出现鼾声不规律的停顿,则需引起注意及时就医。如果已经出现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可观察到的呼吸中断等症状;夜尿增多、易醒、失眠、白天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白天警觉性下降、性功能障碍等情况,更应积极就医诊治。

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打鼾患者,建议到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或便携式诊断仪(PM)监测以明确是否为OSA。

如果诊断是OSA,要进一步明确引起OSA的具体病因或诱因,以便采取最恰当的治疗方法。

OSA应该如何治疗呢?

OSA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应进行长期、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管理,主要包括内科治疗、行为治疗和外科治疗。常用方法如下:

1.危险因素控制:目前认为肥胖是OSA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所有确诊为OSA的超重和肥胖者均应有效控制体重,包括加强锻炼、饮食控制等。另外,也要注意戒烟、戒酒,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和可引起或加重OSA的其他药物。

2.病因治疗:纠正引起OSA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

3.体位治疗(侧卧位睡眠):接受体位睡眠教育和培训。现已研发出多种体位治疗设备,包括体位报警器、背部网球法、颈部振动设备、背心设备等,但其疗效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4.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往往是成人OSA患者的首选和初始治疗手段。

5.口腔矫治器: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的OSA患者,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对于不能耐受CPAP、不能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者,也可作为补充或替代治疗措施。重度颞颌关节炎或功能障碍,严重牙周病,严重牙列缺失者禁忌用此方法。

6.外科治疗:通常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仅适合于手术确实可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患者,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7.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

8.合并症的治疗:对于并发症及合并症应给予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1):21-29.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5]刘又宁.呼吸内科学高级教程.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5.

作者文章精彩回顾

(在框内上下滑动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鼾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心人生因它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