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预防高血压,这几件事要注意
TUhjnbcbe - 2021/1/31 14:50:00
据统计,我国每3-4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而且发病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3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已经屡见不鲜。那么,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呢呢?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高血压占90%-95%,具体病因至今不明,认为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一明确疾病引起来的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遗传因素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都有高血压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此外,不仅仅高血压本身会遗传,而且血压升高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他的相关因素比如肥胖等方面也是有一定遗传性的。此外,随年龄增长,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也是增加的。重口味饮食在引起高血压的环境因素中,高盐摄入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且,高盐摄入的人,今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心室肥厚、肾损害几率也明显增加。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人量12克/天,北方人可达12~18克/天,远远超过推荐的钠盐摄入量6克/天。因此,限制钠盐摄入对于降低血压是最行之有效、经济、没有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案。虽然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生直接相关,但是血压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血压升高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我国35-64岁的中年人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女性高于男性。此外,腹型肥胖也与高血压的关系较为密切。脂肪主要在腹部堆积,表现为腰围的增加。腹型肥胖是通过计算腰臀比得出的,而且腹型肥胖还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导致血糖、血脂的异常。过量饮酒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饮酒人数众多,小酌几杯固然可以怡情养性,但过量饮酒则有害身体健康。饮酒量与血压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与收缩压(高压)的相关性更强。男性每日饮酒60克以上,女性每日饮酒40克以上,就属于有害饮酒,我国成人饮酒者当中有害饮酒为9.3%。研究发现,如果限制饮酒,血压下降明显。目前关于少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证据还不充分,有些研究表明,对于少量饮酒的人来说,减少酒精摄入量,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吸烟吸烟不仅伤肺,伤胃,还伤心,伤血管。吸烟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一种叫做“去甲肾上腺素”的物质,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吸烟还会影响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这个物质,而“一氧化氮”可以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吸烟导致舒血管物质“一氧化氮”分泌减少,也会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精神紧张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这也是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可以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研究显示,长期精神紧张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18-1.55倍。这里所说的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因此有这方面因素的人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适当减压,这样做可以使血压获得一定改善。睡眠呼吸暂停如果在睡眠期间反复发作鼾症和呼吸暂停,伴有低氧血症,就属于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类人群中有50%会发生高血压,而且血压的升高程度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病程长短以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经过积极治疗,手术或者佩戴呼吸机以后,呼吸睡眠暂停症状得到改善,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可以减少服用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部分药物部分药物会引起血压升高,比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麻*素、甘草、非甾体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种情况一般是可以逆转的,在停药后,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此外,经常熬夜、缺乏体力活动、血糖血脂异常,也都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关于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大家清楚了吗?年龄、家族史无法改变,但低盐低脂饮食和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运动锻炼、减压心态平和等方面,都是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贵在坚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高血压,这几件事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