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转凉,心血管病人越来越多。面对阴晴不定的秋季,心肺功能较差的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的幼儿则需要小心翼翼地度过。很多人不明白,为何到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会较之前加重,甚至秋季更为高发?
本期“健康开讲啦”,绵阳市首届健康科普专家吴屹,就来给大家说说入秋后心血管病发病的诱因以及注意事项。
气温下降变化无常是诱因
据吴屹介绍,到了秋季,市民应对气温变化时不能及时增减衣物,受凉导致病情加重;多数心血管疾病,尤其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面对气温变化,虽积极增减衣物,仍可能出现受凉不适、甚至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气温下降,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俗话说“春养骨头,秋养膘”,虽然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会特意养秋膘过冬,但随着酷暑离去及节假日增多,人们的食欲及聚餐明显增多,然而进食油腻食物及饮酒不仅可导致消化道疾病(胃溃疡、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亦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如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
气温骤变,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发生变化。我们的身体是一个非常智能的“机器”,它不仅能感知环境的变化,还能根据外界变化调节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从而使机体更适应环境。健康人可能更能使用这种调节,然而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这并非是一件好事。例如:部分高血压患者,夏季血压将明显低于冬季,可使用一种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甚至部分患者不需服用药物,但是一旦进入秋季或冬季,受到寒冷刺激机体将进行自我调节,而这种自我调节将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甚至难以控制,此时若还采用夏季降压方案将导致血压控制效果差,甚至诱发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
当然除上述提及的原因之外,因具体情况不一,患者发病的诱因不可能完全一致,如部分病人可因疾病本身的转归发病。
为尽可能的减少就诊次数、甚至避免住院治疗,一般注意事项包括: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