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金山夜戏
TUhjnbcbe - 2021/10/4 10:24:00
作者:奕飞

来自网络

最近我读了一篇张岱写的《金山夜戏》。

原文是这样的: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

大概意思是说:崇祯二年中秋的后一天,我去到镇江前往兖州。*昏时分,就到达了北固山。把船停在了江口,月光如从囊中倾斜倒入江水中,为江面的波涛所吞吐,又被雾气所吸收,然后喷出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白色,所以我就很开心。把船移到金山寺,那个时候已经十一点了,又到了龙王堂,我进了大殿中,周围特别的安静。在一片树林下,树叶缝隙中露出了月光,就如残雪一般。我就叫年幼的仆人,拿一些戏服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把灯火点亮,唱了韩蕲王金山大战的戏。敲锣的声音特别嘈杂,整个金山寺里的人都被吵醒了,都出来看我们。有老僧用手背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还突然张开口,又打哈欠又笑的。慢慢地才定住眼神看清楚他们是什么人。但是我们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又准备走,却都不敢问。戏演完了,我们把缆绳解开,就渡江走了。山僧们看着我们很久,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人、是怪,还是*。

这篇文章后面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这样说的: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说的就是这个老人用手揉着他睡意朦胧的双眼,又打哈气,又笑着。

我觉得当时老僧们的心里活动肯定特别多,毕竟那个时候已经很晚了,那么晚了,有人打扰他们,让他们睡不着觉。尽管嘴上不说,心里还是会想点什么,我想多少会有点抱怨。要是我就会抱怨,十一点多应该是我睡得比较香的时候了,即便没有睡着,也应该是很困了,就算没有很困,也应该躺在床上了。外面那么大声的唱戏,也是打扰到老僧们了,不论做什么,制造了那么大的声音,都会打扰到其他人。所以被打扰的人就会很不安宁,老僧们肯定是得想点什么。

有的老僧可能这样想:现在都几点了,怎么外面这么吵啊,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没有一点时间概念呢……

有的老僧可能这样想: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上了岁数,习惯了早睡早起,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晚上敲锣打鼓唱个戏。我们应该多包容一下,毕竟我们也年轻过,而且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事情,可能当时的老人也不理解,也打扰过他们。多包容一点,以和为贵。自己不跟别人计较,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啊。

有的老僧可能还会这么想:这些人戏唱的可真好啊,哎?他们怎么走了?哎,他们是哪里人,怎么从来没见过?难道我是在做梦么?

来自网络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作者张岱演戏和之前他介绍的景色有联系吗?文中景色描写的特别深刻也很细致,后面就讲了他们演戏,还有老僧们的神态、动作。之所以前面讲了这么细致,会不会和演戏是有关系的,是为后面演戏做了一个铺垫吗?

张岱描写景色的句子是这样的: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还有: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我觉得第一个句子,恍然一看,感觉就是单纯写景色,而且非常美。但仔细一读再品味,就有一种情绪高涨,很激情的感觉。因为他说,把天都成了白色,就感觉当时的景色一定十分壮观,让人心情大好。所以作者可能就想到了大战金兵的激情。那个场面应该也是很壮观,让人兴奋,所以激起了每个人的兴致,有一种很激动的情感。所以我觉得这个景色和后面唱戏是有联系的。后面: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我想作者看到这个景色是不是也联想到了那场战役的季节呢?我不知道那场战役当时的季节,所以只是我一个猜测。但我想肯定也是有什么联系的。

张岱大晚上在这里这么唱戏,把寺里的老人都引出来了。那我觉得走的时候也应该跟老僧们说几句,虽然文中没有提,但是我觉得他可能会这样说。因为不管是谁,这么晚唱戏,还是要和老僧们说声对不起,毕竟已经二鼓了,已经十一点多了,很晚了。那个时候大家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了,我却在这里唱戏,敲锣打鼓地发出那么大的噪音,把僧人们都吵醒了还都被引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先道歉。晚上发出那么大的噪音是很扰民的。同时,我也要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看到金山寺的美景激起了我的兴致,就忍不住唱了这出戏,希望可以得到老僧们的谅解。而且张岱这么有钱,没准还会赔给老僧们一些香油钱。

通过这篇文章,我觉得张岱是一个很豪爽的人,不拘小节。没有说到点就要睡觉,也没有想过会不会扰民。感觉有点像现在的年轻人,活力无限,晚上熬夜都没问题。

Shirley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山夜戏